近年來,我區深入踐行省、市創新引領戰略,加快構建區域創新體系,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,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取得長足進步。2018年,全區共有高新技術企業59家,完成高新技術產品產值347.95億元,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84.97億元,占GDP比重37.3%;完成R&D研發經費投入約9.93億元,占GDP比重4.4%。
政策引領、資金扶持,科技創新氛圍濃厚。制定鼓勵企業科技創新獎勵辦法、促進企業發展知識產權工作管理辦法、“巴陵青年英才”支持選拔計劃、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文件,形成了以政策體系為引領、以財政投入為引導、以企業自身為主體、以社會力量為補充的多層次、多渠道、多形式的科技投入機制,極大地提高了企業科技創新積極性。
培優扶強、轉型升級,科技創新動力十足。全力支持企業技改升級和擴能增效,2018年重點推進了科倫研究院三期、新華達生物制劑產業化、科美達先進軌道交通裝備、雷勃電氣高速電機等9個技改擴能項目,既實現了工藝和技術的重大突破,也實現了產值和稅收的倍增目標。
區校合作、院企聯姻,科技創新支撐強勁。積極推進區校合作,與湖南理工學院、湖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,破解人才技術瓶頸制約,確保高層次高水平智力支撐,并牽線帶動了康潤藥業、千牛無人機、本草生物等多家園區企業與兩所學院開展合作。積極推進院企聯姻,引導區內企業與省內外大學、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系。目前,全區已建成院士工作站5個、國家級技術研究中心3家、省級以上研發中心15個,市級研發機構26個,創新驅動能力不斷增強。
外部引進、本地選育,科技創新隊伍壯大。認真落實市巴陵人才工程和“四海攬才”計劃,去年以來,共為區內企事業單位引進各類中高級專業人才568人。設立科研創新、人才專項財政預算3000萬元,對經認定的創新創業的領軍型、高端型、成長型人才(團隊)分別給予300萬元、200萬元、80萬元項目資金支持,確保讓人才進得來、留得住、用得好。
服務提質、效能提升,科技創新環境優化。認真貫徹落實全省優化發展環境現場推進會、岳陽市首屆企業家大會精神,深化岳陽服務企業優化環境九條措施和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實施方案,扎實推進“放管服”商事制度改革和“證照分離”改革,大力推進產業項目建設服務流程再造,科技創新環境持續改善,區政務服務中心各項服務功能不斷優化,74項行政審批事項承接落地,獲評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。